【中國有約】走進四川 看“文化旅游省”憑什么值得一游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任麗君):近年來,四川省加快建設旅游強省,深化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發展全域旅游,著力打造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5月19日至5月22日,“2023年中國有約國際媒體主題采訪活動”采訪團來到四川,實地探訪四川省文旅融合發展情況。
熊貓之鄉 最佳熊貓觀賞地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內的大熊貓(攝影:任麗君)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成立于1987年,核心區占地面積3570畝,是集大熊貓科學研究、種群繁育、科普教育、教育旅游、文化傳播等職能為一體的珍稀瀕危野生動物保護研究機構與游覽體驗最佳的大熊貓國際旅游目的地。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內的小熊貓(攝影:任麗君)
記者通過工作人員了解到,截至目前,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取得科研成果70余項,圈養大熊貓237只,是全球最大的大熊貓人工繁殖保護種群,也是全國領先的大熊貓文化國際傳播陣地。
寬窄巷子 體味老成都生活
寬窄巷子中的窄巷子(攝影:任麗君)
寬窄巷子位于成都中心城區核心位置——青羊區少城片區,是成都三千年少城文化和三百年滿城文化的最后遺存,是北方胡同文化與川西民居四合院落融為一體的建筑風格在中國南方城市的“孤本”,也是成都平原宜居休閑與時尚生活的最典型代表和中國首個院落式情景消費生活體驗的“標本”。
寬窄巷子一家熊貓玩偶專賣店(攝影:任麗君)
記者走進寬窄巷子,隨處可見美食與小店,還有四川特色的熊貓元素。夜幕降臨時,寬窄巷子熙熙攘攘,,滿滿的人間“煙火氣”。
夜游錦江 古風古韻
夜游錦江(攝影:任麗君)
“夜游錦江”游船項目位于成都市錦江區府河段,北起東門碼頭,南至九眼橋。項目以順應生態原色重塑景觀為基底,沿4.4公里河道及兩岸綠道,以“錦江故事卷軸”為主線,順流而下呈現東門集市、鬧市禪修、錦官古驛、都市休閑等文旅片區,因地制宜植入光影視效、創意設計和消費場景等新生元素,將以往的“護城河”“交通線”打造成流光溢彩、人文氤氳的大美景觀。
入武侯祠 品三國歷史
成都武侯祠占地15萬平方米,是中國現存唯一君臣合祀祠廟,也是世界影響最大的三國遺跡博物館,享有“三國圣地”之美譽。
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道,公元223年,蜀漢皇帝劉備去世后葬于成都南郊“惠陵”,陵旁修建了祭祀劉備的“漢昭烈廟”。公元4世紀左右,劉備陵旁出現了紀念諸葛亮的武侯祠。至此之后,惠陵、漢昭烈廟和武侯祠相依相伴走過千年。
觀都江堰 獨奇千古
都江堰景區(攝影: 任麗君)
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位于四川都江堰市城西,古時屬都安縣境而名為都安堰,宋元后稱都江被譽為“獨奇千古”的“鎮川之寶”。
都江堰魚嘴堤(攝影: 任麗君)
據了解,這項工程直到今天還在發揮著作用,被稱為“活的水利博物館”。是全世界至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參加此次活動的美國籍網絡名人康昊信(Jason Castleton)對記者說道,“都江堰景色很美,走在其中,滿目皆是綠色,讓人心情愉悅,大腦也得到放松。”
打卡鐘書閣 最美書店
都江堰鐘書閣(攝影: 任麗君)
都江堰鐘書閣分上下兩層,其環境獨具特色、寬敞明亮,圖書共計3萬多個品種,藏書近10萬冊。門店設計元素的選取和搭配,別具一格的展現了都江堰當地風貌。其設計中添加了熊貓、都江堰水利工程、連廊、橋洞等豐富的文化元素,虛實穿透的建筑結構,映射著都江堰氣候變化的動態美學,也將都江堰秀麗山水景象娓娓道來。置身書店,不但能體驗閱讀樂趣,還能深刻感受到設計者對閱讀空間美學的極致追求。
美國籍網絡名人康昊信在鐘書閣參觀(攝影: 任麗君)
康昊信表示,鐘書閣不愧其最美書店的美名,通過許多鏡子放大了書店的空間感,這種設計很酷,并且書店的顏色搭配也很舒適,置身其中,讓人非常有想要閱讀的感覺,推薦所有人有機會都要來鐘書閣逛逛。